公司概括
公司資料
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財務比率
現金流量表
市場摘要
派息紀錄
盈利摘要
股份回購
股票編號 
股票編號 
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00241
公司概括
集團主席朱順炎
發行股本(股)16,092M
面值幣種港元
股票面值0.01
公司業務集團主要從事醫藥自營業務、醫藥電商平台業務以及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

全年業績:
集團於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收入為人民幣20,577,616,000元,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收入人民幣15,518,468,000元增加人民幣5,059,148,000元或32.6%。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團虧損額為人民幣265,941,000元,上個財政年度為利潤人民幣342,680,000元。

業務回顧
2022財年,新冠疫情伴隨著人們走過了第二個年頭,疫情依舊反覆,疫情防控逐漸趨於常態化,「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理念也進一步深入消費者心中。互聯網醫療行業在監管機構和各級政府政策的積極支持與引導下,逐漸走向標準化和規範化,阿里健康作為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排頭兵,更是在報告期內提質增效,快速發展。2022年1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肯定了互聯網醫療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業態、新模式,將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22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與隨後的《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肯定了「互聯網+」服務在基層延伸服務的價值,「十四五」期間振興中醫藥是當前較為明確的政策方向。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也明確提出推動互聯網在慢病管理、醫療服務等方面的應用。《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和正在徵求意見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對醫藥電商與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領域規範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引,阿里健康將繼續保持行業高水平的合規與質控,做好充足準備。報告期內,公司各項業務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

報告期內,集團總收入為人民幣20,577.6百萬元,同比增長32.6%。面對日益增強的互聯網醫療需求,集團不斷豐富醫藥平台類目,報告期內,我們運營的天貓醫藥平台服務品類擁有超過4,400萬個SKUs,服務於超過2.6萬商家。阿里健康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7,911.1百萬元,處方藥業務收入增長105.2%。截至2022年3月31日線上自營店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於過往十二個月在集團線上自營店實際購買過一次或者以上商品的消費者)超過1.1億。針對日益挑戰的競爭環境,特別是在下半財年,我們加大了市場營銷費用的控制和經營效率優化,穩步提升倉儲配送等履約費用效率,下半財年經調整虧損淨額較上半財年顯著收窄。在風險控制方面,我們通過商品運營管理平台、《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合規系統、AI安全用藥、處方點評、問診質控等智能化輔助質檢工具的運用,保證商品質量和用藥安全。在供應鏈能力維度,依託十七地二十九倉的配送網絡以及智能化物流策略,自營藥品次日達配送服務量佔比達到76%。在客戶服務能力方面,集團結合產品智能、服務提效和體驗優化三大策略,通過專科化以及7×24小時的執業藥師諮詢服務,客戶服務效率以及用戶滿意度均得到大幅攀升。醫療健康服務維度,截至報告期末,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年度活躍用戶數已達到6.9億,較上個財政年度末增加1.7億。截至2022年3月31日,與集團簽約提供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16萬人,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上半財年末增加2萬餘專業人士(包含小鹿中醫醫生數量)。截至2022年3月31日,日均在線問診服務量已達30萬次,較半年前增加5萬次。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控股」,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阿里巴巴集團」)在大健康領域的旗艦平台,集團秉承讓天下人健康生活120年的使命,持續在大健康領域鞏固夯實既有優勢業務基礎,同時圍繞客戶需求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發展產業板塊,著眼未來做好前瞻性佈局。集團期望通過十年、二十年持續不斷的努力,通過互聯網和生命科學的技術,提早介入到每一個人的全生命過程之中,通過我們的平台服務早預防、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讓我們服務的每一個用戶都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尊嚴。為實現這一目標,集團將依託領先的數字技術和數字運營能力,以「雲基建」為基礎,「雲藥房」為核心、「雲醫院」為引擎,為億萬家庭提供普惠便捷、高效安全的醫療健康服務。

醫藥電商業務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業務以用戶為核心,充分發揮深耕多年的品牌優勢與資源,利用物聯網等互聯網技術,全渠道推進醫藥自營業務、天貓醫藥平台及新零售業務相結合運營模式,藉此拓展與上游優質品牌商的合作,進一步加強與醫藥、保健品商和國內大型醫藥經銷商等的業務合作,通過人、貨、場的要素重構創新,進一步培養和沉澱消費者網上購藥心智,為有健康需求的用戶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綜合健康管理平台。

醫藥自營業務
集團醫藥自營業務始終秉承「不僅全,更安全」的服務宗旨,致力於打造以處方藥、非處方藥(OTC)藥品、保健滋補品、醫療器械和隱形眼鏡為代表的全品類「超級藥房」矩陣,通過天貓、淘寶、支付寶、UC、淘特、餓了麼、考拉等用戶運營陣地,為消費者提供全面、安全及普惠的醫藥健康解決方案。報告期內,受益於集團領先的品牌優勢、團隊豐富的運營經驗和高效的執行能力,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人民幣17,911.1百萬元,同比增長35.5%,其中處方藥業務收入增長105.2%。截至2022年3月31日線上自營店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於過往十二個月在集團線上自營店實際購買過一次或者以上商品的消費者)超過1.1億。

報告期內,集團醫藥自營業務與拜耳、衛材中國等上百家知名藥企形成深度合作,利用阿里健康的數字化優勢,實現全鏈路、全渠道的精準觸達,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用藥服務。羅氏中國、齊魯藥業、悅康藥業等多家領先藥企已在阿里健康自營藥店首發上線新藥產品。在處方藥領域,集團醫藥自營業務與藥企共建了15大「健康關愛中心」,覆蓋心血管、內分泌等疾病領域,通過整合「醫藥+服務」優質資源,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普惠專業的專家問診、用藥指導、健康科普、健康相關商品等線上一體化的數字醫藥服務。報告期內,我們服務的非藥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17%。我們已經實現了與數千家品牌方的深度合作,成功助力雲南白藥、葵花等更多品牌方提升業績。

報告期內,集團繼續積極拓展在質控、倉儲、物流、客服等方面的配套服務能力建設。在質量控制方面,集團通過商品運營管理平台、GSP合規系統、AI安全用藥、處方點評、問診質控等智能化輔助質檢工具的運用,保證商品質量和用藥安全。在倉儲物流方面,集團依託十七地二十九倉的配送網絡以及智能化物流策略中心,自營藥品次日達配送服務量佔比達到76%,應用於新特藥的冷鏈能力也已經覆蓋全國超過210個城市。著眼客戶服務,集團力求從消費者體驗出發,結合產品智能、服務提效和體驗優化三大策略,通過專科化以及7×24小時的執業藥師諮詢服務,客戶服務效率以及用戶滿意度均得到大幅攀升。

醫藥電商平台業務 — 天貓醫藥平台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平台作為國內醫藥健康品SKUs最豐富、流程安全可靠的醫藥健康品領先服務平台,報告期內醫藥電商平台不斷擴充供給側品類,合作商家數和SKUs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截止報告期末,已服務於逾2.6萬個商家,較半年前增加1,000個,且庫存數量超過4,400萬個SKUs,較半年前快速增加400萬個。

集團針對不同類目賦能商家,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平台的行業影響力。在醫藥服務方面,平台聚焦特藥類目,積極擴充商品品類,提升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平台亦積極推進中藥業務模式升級,豐富中醫診療與中藥創新藥兩大板塊,幫助醫館、中藥企業以天貓健康平台為據點服務全國中藥需求用戶。在非藥品類目,我們聚焦消費者精細化運營,打造出益生菌、彩瞳、艾灸、燕窩等一系列趨勢品類日活動,加強品牌方與用戶的深度連接。我們亦對老年用戶健康管理場景進行適齡化改造,推出長輩版「家用健康器械使用指南」,提高老年用戶居家健康管理的效率與質量。

醫藥電商平台業務 — 新零售模式
集團始終秉承醫保普惠便民的初衷,積極發展醫保觸角,在過往積累和沉澱的基礎上,依託支付寶支付能力優勢,積極爭取和各個地方衛生醫療機構的合作,運用行業領先的技術能力推動醫保線上渠道支付的實現。報告期內,我們已經在23個城市上線了多模式、多支付方式的線上線下醫保購藥試點,進一步提升參保人員就醫購藥的便捷度。

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
報告期內,集團進一步深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持續升級醫療健康服務體驗,加強互聯網醫院、中西醫重點科室的建設,為用戶提供包括中醫、體檢、核酸檢測、問診、掛號、疫苗、口腔、心理、視光、護理等在內的線上線下一體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我們不斷整合資源和力量,聯動阿里生態的流量獲取能力,持續為來自淘寶、天貓、支付寶、醫鹿APP、高德、釘釘、夸克搜索等終端使用者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專業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截至2022年3月31日,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年度活躍用戶數已超過6.9億,較上財年增加1.7億。截至2022年3月31日,與集團簽約提供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16萬人,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上半財年末增加2萬餘專業人士(包含小鹿中醫醫生數量)。集團日均在線問診服務量已達30萬次。報告期內,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收入達約人民幣670.2百萬元,同比增長98.9%。

醫療健康服務
阿里健康憑藉自身積累的技術、渠道及運營優勢,以阿里健康互聯網醫院為載體,依託優質、豐富的醫生資源,通過在線問診、複診開方、優惠好藥、慢病管理、用藥隨訪、用戶患教等服務內容的展開,為患者提供觸手可得的慢病綜合醫療服務。截至報告期末,我們服務的慢病用戶人數已達到650萬,同比增長119%,人均用藥時長和用戶復購率亦持續快速攀升。

阿里健康持續為來自醫鹿APP、天貓、支付寶、高德、釘釘等多端口的用戶提供消費級和專業╱醫療級的檢測和疫苗等服務。截至報告期末,集團所展開的檢測服務已服務於近300萬用戶。集團亦聯合體檢行業專家針對中青年、中老年、女性等7大客群推出標準化體檢服務,該項服務已覆蓋超過140個城市,近700家醫院。報告期內,我們已經與累計數千家疫苗接種機構展開合作,為用戶提供了數百萬人次的疫苗預約與預定服務。截至2022年3月31日,醫鹿APP月度活躍用戶數已超過320萬。

就醫服務方面,集團在不斷豐富掛號號源供給、提高號源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掛號成功率,為患者提供更具參考性的就醫決策。截止到2022年3月31日,我們的號源已經覆蓋了近6,000家醫院,其中三甲醫院的覆蓋率超過80%。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我們建立了預約掛號醫生庫,已接入近100萬名醫生的專業數據,我們的掛號成功率持續穩步提升。

中醫藥服務方面,小鹿中醫圍繞為用戶創造價值,秉承「好中醫,放心藥」的理念,在行業利好政策以及中醫藥需求增加的推動下,依託公司長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和經驗證的運營實力,不斷完善藥品供應服務網絡、豐富醫療健康產品和服務,客戶體驗得到不斷優化。截至報告期末,小鹿中醫已擁有註冊中醫師達到7.6萬,已累計服務近1,000萬患者。

數字化追溯業務
報告期內,集團自主開發的「碼上放心」追溯平台業務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節奏。作為藥品追溯領域先行者,阿里健康積極響應國家藥品追溯政策,持續為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醫療機構、零售終端藥店等提供安全便捷的合規解決方案並拓展更多增值服務。截至報告期末,我們「碼上放心」的追溯平台合作的企業數量同比增長超200%。除專注藥品領域外,「碼上放心」平台在中藥飲片、農產品以及進口商品等各類消費品領域的追溯服務也在本報告期內取得快速的發展。我們充分利用自身在藥品追溯領域的能力,協同集團強大的數字營銷能力,向用戶提供從追溯、防偽、渠道管理、私域運營等多元化的服務策略。

公益
為加強縣級醫院能力建設,提升縣域醫生診療水平,阿里健康公益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發起「醫蝶谷一起學」基層醫生培訓項目,並與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深度合作,為欠發達縣域基層醫生提供免費知識、技能培訓,提升基層醫生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規範診療能力、重病早篩的方法意識、對急重症救治的能力。截至2022年3月31日,項目已經覆蓋了超420家縣級醫院的近萬名基層醫生,累計培訓7萬人次。

「小鹿燈」兒童重疾救助平台是由各級政府、知名醫療單位、醫療專家、權威公益機構和阿里健康公益聯合發起,阿里巴巴愛心商家、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支持。在欠發達地區落地,配合國家提供的醫療和保障進行有效補充,為有困難的重疾患兒家庭提供就醫愛心通道,對接優質診療資源並提供診療費用援助,同時幫助減輕赴外地就醫帶來的出行及住宿負擔,從而解決在尋醫、治療過程中的「信息困境、就醫困境、經濟困境」。截至2022年3月31日,項目已覆蓋11省17縣,舉行18場義診,覆蓋超過200個鄉鎮,3,000多名患兒已經過初篩,其中有300多名患兒已經進入救助流程。

面對疫情的反覆,阿里健康發起線上抗疫義診活動,數千名醫生積極響應,西醫中醫攜手共同服務居家患者,滿足用戶的不同問診需求。我們亦整合阿里健康大藥房及天貓平台商家資源,上線「防疫專區」,以方便用戶快速購買慢病用藥、常用藥,以及口罩、抗原自測試劑等防護用品的需求。我們還向一線醫護人員捐贈了口罩等防疫物資。上海疫情更是牽動人心,其中,婦產科醫生們通過阿里健康在線為準媽媽們提供孕期諮詢,有的醫生一個月就在線上幫助了300多位孕婦。我們還在收到多名上海罕見病患兒家庭求助後,與合作伙伴一起,跨越1,300公里,送去急需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

生態合作
在癌症篩查領域,阿里健康攜手蘭丁醫療推出臨床腫瘤診斷服務新模式,為目標城市的醫療機構,提供高質量、快捷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癌症篩查和檢測服務,讓人工智能細胞病理診斷技術逐步涵蓋各種高發腫瘤的早期篩查和快速診斷。集團還將依託自身積累的優質資源、渠道和能力,圍繞癌症篩查健康保障產品方面進行探索與嘗試。在數字化醫療服務領域,由阿里健康聯合熙牛醫療共同打造的「未來醫院」信息系統成功助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大一院」)旗下四個臨床院區核心信息系統全部搬遷上「雲」,各院區的信息互聯互通,大幅度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和質量。患者可以突破傳統的就醫流程,實現全流程的智能化診療。在後疫情防控時代,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在雲計算等領域積累的經驗,為大健康行業的數字新基建添磚加瓦。

業務展望:
作為視國民健康生活為自己使命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排頭兵,阿里健康將繼續堅定用互聯網服務醫療健康的初心,始終以用戶價值為第一出發點,通過互聯網和科技創新手段,積極推動行業的深入發展,同時緊密協同阿里生態夥伴,為全國用戶提供真正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在醫藥電商業務方面,集團將充分利用平台品牌優勢和運營經驗,不斷拓展新用戶和新品類,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伴隨著藥佔比控制、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零加成、全面集中採購模式的實施,「處方外流」為院外市場贏得了充分的發展空間,集團將不斷建立在用戶規模、醫生供給、運營策略、物流體系、藥師服務等多維度上的競爭優勢,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和專業醫藥服務,也為藥企帶來新的發展機會。集團亦將不斷完善線上平台購藥的標準化,為線上患者引入更多的醫保商家提供服務。

集團將不斷在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探索與實踐,提升醫療健康專業服務能力。在新的財年,我們將不斷擴大疫苗的服務供給,持續提升用戶在疫苗接種前、中、後的全鏈路體驗。我們還將持續在醫療服務本地化領域的探索,在發揮互聯網強項的基礎上,通過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為用戶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健康服務。

我們將緊密圍繞用戶健康醫療需求,串聯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在鞏固夯實既有醫藥電商優勢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創新服務模式,致力於以「雲基建」為基礎,「雲藥房」為核心、「雲醫院」為引擎,為億萬家庭提供普惠便捷、高效安全的醫療健康服務,將服務全方位滲透到用戶的整個醫療健康旅程中。
資料來源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更新日期: 2023/10/13
資料由AASTOCKS提供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