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括
公司資料
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財務比率
現金流量表
市場摘要
派息紀錄
盈利摘要
股份回購
股票編號 
股票編號 
香港資源控股有限公司  02882
公司概括
集團主席黃浩龍
發行股本(股)270M
面值幣種港元
股票面值0.001
公司業務集團主要在香港、澳門及中國內地從事商標授權及零售黃金及珠寶產品及於中國內地提供新媒體營銷服務。

全年業績:
集團於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本年度」)錄得總營業額約902,0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去年」)營業額約856,000,000港元增加5%。

擁有人應佔年內虧損約為79,000,000港元,較去年約15,000,000港元增加422%。

業務回顧
黃金及珠寶零售業務
本年度零售營業額約為680,000,000港元,較去年約783,000,000港元減少13%。零售黃金及珠寶產品佔總營業額75%(二零二一年:92%)。中國內地繼續為集團的主要市場,貢獻本年度零售銷售額89%(二零二一年:88%)。中國內地的零售營業額由去年約692,000,000港元減少12%至本年度約608,000,000港元。集團香港及澳門市場的零售營業額於本年度約為72,000,000港元,較去年約91,000,000港元減少22%。集團整體同店增長錄得17%的跌幅(二零二一年:增加14%),其中,中國內地同店增長跌幅為18%(二零二一年:增加24%)及香港及澳門同店增長增加42%(二零二一年:減少11%)。

於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集團於香港及中國內地分別有3間及298間「金至尊」品牌銷售點。於中國內地銷售點中,58間為自營銷售點及240間為特許經營銷售點。

集團自營銷售點位於中國內地處於購物黃金地段之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內及大多數按營業額支付租金。另一方面,集團於香港及澳門之銷售點則繳納固定租金。管理層正與個別業主磋商將有效租金維持在合理水平。

集團於中國內地之策略為繼續專注於特許經營店舖之增長。此種模式讓集團擇善而行,發揮集團特許經營商之資本、本地知識及經營基地,以集團最低資金投入靈活快速地開展策略。此模式使管理層於市場波動時可作出重要決定,以使對集團之不利影響程度降至最低。

為提高盈利能力,管理層透過採取各項措施專注於以下領域:(i)透過側重於盈利店舖及關閉表現欠佳店舖從而調整銷售網絡,(ii)引入新區域特許經營系統,強化零售業務,(iii)持續開發及推廣新系列產品,(iv)持續成本控制,包括要求業主提供減租或豁免;及(v)改善現金流量。集團將持續探討於香港、澳門及中國內地開設、續新及關閉銷售點,以確保貫徹其整體業務計劃及策略。集團的增長計劃將根據財務回報、推廣效益及策略優勢不斷作出調整。展望未來,中國內地市場將繼續成為集團主要增長推動力。

產品及設計
集團繼續進行產品設計及創新。透過持續提高產品質量,集團致力於提供滿足客戶喜好的產品系列。

於本年度,集團已擴大其產品組合以贏得不同市場分部。該等系列新產品如下:
– 「閃動•節拍」鑽飾系列
– 「金妝花嫁」系列
– 「綻亮」鑽飾系列
– 「情迷金飾GA」系列
– 「應年生肖黃金精品」系列
– 「至尊金」系列
– 「金至尊x風起洛陽」系列
– 「路路愛」系列
– 「牽動愛」鑽飾系列
– 「酷愛」鑽飾系列
– 「應年生肖黃金精品」系列
– 「比得兔TM」系列
– 「閃醉」鑽飾系列

推廣及宣傳
集團堅信卓越品牌的價值。集團將繼續透過全面的市場推廣,積極推廣「金至尊」品牌。集團的若干推廣計劃包括:
– 2021年第3季度網上「品牌商關懷研討會」
– 金至尊珠寶x許凱-「綻亮Love Glitter」鑽飾系列新品網上直播發佈會
– 2021年第4季度網上「品牌商關懷研討會」
– 「金至尊x風起洛陽系列」巡迴展銷會
– 2022年第1季度網上「品牌商關懷研討會」
– 2022年第2季度網上「品牌商關懷研討會」

獎項及成就
集團亦取得多項業內獎項,肯定其卓越的品牌及其對珠寶零售業推廣優質服務所作之努力。
– 《CORPHUB》-「香港最優秀服務大獎2021-大中華年度最優秀珠寶品牌」
– 《資本壹週》-「珠寶品牌服務大獎2021」
– 「中銀香港企業環保領先大獎2020-環保傑出伙伴」
– 《香港提升快樂指數基金》-「開心企業」
– 《Marie Claire瑪利嘉兒》-「Best Label Award 2020/2021-最佳珠寶品牌」大獎」
– 「HKRMA店舖防疫措施認證」
–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2021最佳優質服務零售商–旗艦店(銅獎)」
– 獲《TVB周刊》頒發「2021最強人氣珠寶鑽飾品牌大獎」
– 獲《CAPITAL資本雜誌》頒發「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大獎2021」
– 獲《明報周刊》頒發「2021級珠寶鑽飾品牌大獎」

新媒體營銷服務業務
互聯網經濟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驅動力之一。中國擁有一大批不斷增長的智能手機用戶,在使用智能手機熱潮的推動下,中國互聯網用戶人數穩步增長,這為商家、媒體平台及媒體發佈者提供商機,而由於媒體平台提供的獨有特色及功能,媒體平台快速成長,已成為商家營銷並推廣其品牌及產品的主要渠道。媒體營銷服務商將商家與媒體發佈者聯繫起來。在微信、今日頭條和抖音等領先媒體平台日漸受互聯網用戶關注而普及的推動下,商家對媒體投放的資源和營銷預算多於傳統網站,這為媒體營銷服務商提供商機。此外,受2019冠狀病毒疫情催化,用戶由傳統消費模式轉向線上消費,增加消費者對線上渠道的依賴並加快數字化營銷進程。全域流量的渠道建設亦由圖文視頻推廣升級至直播帶貨,商家傾向投放互聯網廣告。考慮到媒體營銷服務行業的潛在增長,集團將業務擴展至新媒體營銷服務。

集團的新媒體營銷服務為商家提供互聯網營銷技術,通過數據收集和分析提供解決方案,從而提升廣告投放效果和效率。

集團是使用技術及平台在客戶(即商家)與媒體發佈者之間建立聯繫,提供結合展示類及效果類營銷技術服務。展示類營銷指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廣告內容的營銷方式,而效果類營銷指互聯網受眾進行特定的行動(如點擊、下載或銷售)時向客戶收取費用的一種在線營銷類型。集團在與客戶充份溝通的基礎上,根據客戶產品特點和需求,應用商業智能技術分析目標受眾的個性,制定相應的分銷策略,幫助客戶尋找網絡目標群眾,以合適的媒介及廣告位置組合,為客戶在互聯網投放廣告,以圖片(如橫幅廣告、插屏廣告或圖文廣告)及視頻等形式展示廣告內容,並隨時記錄、效果分析、效果跟蹤及評估,實施進一步的優化,以提高客戶的廣告營銷效果,幫助客戶獲得用戶。新媒體營銷服務業務的零售營業額約為184,000,000港元(二零二一年:零港元)。

業務展望:
2019冠狀病毒疫情可見已成為加速轉向電商銷售的催化劑。基於消費模式的變化,集團與中國內地及香港多個知名電商平台合作,其電商銷售於年內取得持續且顯著的增長。集團將繼續加強與線上商城的合作,以捉緊電商銷售的強勁勢頭。此外,傳統商業模式轉向互聯網新媒體已成為趨勢。根據二零二一年四月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二零二零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人民幣39.2萬億元。隨著元宇宙生態的發展,可見新媒體業務的發展空間巨大。

展望未來,集團將繼續迅速應對零售市場動盪,通過採取各種措施節約成本及盡量減少開支,以提高成本效益及業務效率。集團也在不斷探索新媒體營銷服務市場的機會。集團通過加強營銷策略覆蓋率、媒體投放和執行、效果監測和優化、精準營銷、流量整合等完整服務鏈,致力打造從基礎互聯網流量整合到全方位精準數字營銷服務於一體的整合營銷平台。
資料來源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更新日期: 2024/01/19
資料由AASTOCKS提供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