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簡介
|
我們於2012年成立,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核心產品LBL-024由我們內部開發,是一款處於註冊臨床階段的PD-L1與4-1BB雙特異性抗體。我們目前正在評估LBL-024治療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作為單藥療法用於此前至少接受過三線治療的患者及作為一線治療聯合療法的一部分)、小細胞肺癌(作為一線治療)、膽道癌(作為一線╱一線以上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作為一線╱一線以上治療)及其他實體瘤(用於此前至少接受過二線治療的患者)的潛在療效。除核心產品外,我們內部亦發現:(i) 5款其他臨床階段候選藥物(LBL-034、LBL-033、LBL-007、LBL-019及LBL-015);及(ii) 8款額外臨床前階段候選藥物(LBL-043、LBL-049、LBL-054-TCE、LBL-054-ADC、LBL-061、LBL-058、LBL-051及LBL-047)。 概不保證我們最終能夠成功開發核心產品或任何管線產品並將其上市。 我們已建立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包括4款核心及主要產品,各款產品組合均處於全球臨床進度領先的候選藥物之列(不論於其各自藥物類別或針對相同靶點的藥物當中)。我們的核心產品LBL-024已於2024年7月進入針對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單臂註冊臨床試驗,是全球達到註冊臨床試驗階段的首款4-1BB靶向候選藥物。截至最後可行日期,除化療外,全球範圍內尚無專門用於治療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獲批藥物,LBL-024作為一款處於註冊臨床試驗階段的4-1BB靶向候選藥物,旨在填補該重大治療缺口。就我們的各款主要產品而言,(i) LBL-034是全球臨床進度第二領先的靶向GPRC5D的CD3 T-cell engager;(ii) LBL-033是全球僅有的兩款已進入臨床階段的MUC16/CD3雙特異性抗體之一;及(iii) LBL-007在全球處於臨床階段的LAG3靶向單克隆抗體中臨床進度位居前三。 截至最後可行日期,憑藉我們的專有技術平台及藥物開發能力,我們已開發出設計合理且具差異化的管線,分別為核心產品LBL-024(PD-L1/4-1BB雙特異性抗體)及(i)針對腫瘤的3款單克隆抗體(LBL-007、LBL-019及LBL-049)、4款雙特異性抗體(LBL-034、LBL-033、LBL-043及LBL-054-TCE)、3款抗體偶聯藥物(ADC)(LBL-054-ADC、LBL-LBL-061及LBL-058)及1款雙特異性融合蛋白(LBL-015),以及(ii)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1款雙特異性融合蛋白及1款三特異性抗體(LBL-047及LBL-051)。於該14款候選藥物中,6款已成功進入臨床階段,我們正單獨進行合共10項臨床計劃評估。迄今為止,我們有2款候選藥物於3種適應症的II期臨床試驗中獲得概念證明,且該等候選藥物中有1款進展至註冊臨床試驗階段。作為我們藥物研發能力的明證,我們於2021年12月與百濟神州就LBL-007訂立授權及合作協議,該協議已於2025年5月18日終止。有關詳情,見「-合作協議-與百濟神州訂立的授權及合作協議」。我們亦與Aditum Bio(一家生物技術風險投資公司)新成立的一家美國公司(「NewCo」)達成合作安排,致力於我們特定三特異性T cell engager的全球開發及商業化,交易總價值高達6.14億美元,另加潛在中個位數百分比的特許權使用費及於該NewCo的股權。
資料來源: 維立志博-B (09887) 招股書 [公開發售日期 : 2025/07/17)  |
|
|
|
|
公司資料
|
主要股東
|
康小強及關連人士 (16.28%) 陳仁海及關連人士 (7.89%) 林利軍 (7.20%) 南京市人民政府 (6.76%) 苑全紅及關連人士 (6.67%) 
|
|
公司董事
|
康小強 (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兼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 賴壽鵬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兼執行董事) 左鴻剛 (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兼董事會秘書) 陳仁海 (非執行董事) 倪佳 (非執行董事) 張銀成 (非執行董事) 杜季柳 (獨立非執行董事) 杜以龍 (獨立非執行董事) 張宏冰 (獨立非執行董事) 
|
|
|
|
|
|
註冊辦事處
|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48號大新金融中心40樓 
|
|
股份過戶登記處
|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電話: (852) 2862-8628] 
|
|
股份過戶登記處電話
|
(852) 2862-862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