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括 公司資料 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財務比率 現金流量表 盈利摘要 派息記錄
股票編號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00011
公司概括
集團主席利蘊蓮
發行股本(股)1,888M
面值幣種
股票面值
公司業務集團從事銀行業及有關之金融服務。

全年業績:
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之營業收入淨額增加2%,為港幣339.72億元(2021年為港幣331.82億元),
股東應得溢利減少27%,為港幣101.65億元(2021年為港幣139.60億元),

每股盈利減少29%,為每股港幣4.95元(2021年為每股港幣6.93元)。

業務回顧
集團於2022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普遍較2021年同期下跌。踏入2022年下半年,集團把握利率上升的機會,進一步增加淨利息收入。儘管出口增長疲弱,隨着旅遊及社交距離限制逐步放寬,經濟持續有溫和復甦。集團於2022年下半年重拾增長勢頭,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前之營業收入淨額較2022年上半年有雙位數字增長。此等利好業績部分被2022年下半年若干內地商業房地產發展商的預期信貸損失提撥有顯著增加所抵銷。

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之營業收入淨額為港幣339.72億元,增加2%。儘管環境艱難,集團仍取得穩健的業績。由於利率上升,淨利息收入增加22%,惟部分被非利息收入下跌47%所抵銷,反映人壽保險業務受到不利的市場變動影響,以及投資活動疲弱導致投資分銷收入減少。集團投資於員工及科技,以提升營運效益及客戶體驗,營業支出因此較2021年增加5%。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增加港幣48.19億元,為港幣76.26億元,主要由於集團提供予內地商業房地產行業之貸款,需面對更嚴峻的信貸環境。集團已調低若干企業的評級,並作出適當的減值準備,以反映相關之貸款有較高風險。受此方面之不利影響,營業溢利因此減少29%,為港幣115.57億元。投資物業重估及應佔聯營公司之溢利錄得虧損,而2021年則錄得增值,除稅前溢利下跌30%,為港幣114.39億元,股東應得溢利則下跌27%,為港幣101.65億元。

淨利息收入增加港幣51.59億元,即22%,為港幣289.81億元,乃受惠於賺取利息之平均資產增加3%、淨利息收益率改善28個基點,以及無利息成本資金之收益受加息影響而增加所致。賺取利息之平均資產增加港幣460億元,即3%,為港幣16,420億元,尤其是金融投資及同業拆放。賺取利息之平均資產增長,反映集團持續加強管理資產及負債,並維持均衡增長策略。

淨利息收益率擴闊28個基點,為1.77%,主要由於集團在全球利率上升的環境下積極管理資產及負債,令存款息差擴闊及增加無利息成本資金之收益。淨息差上升17個基點,為1.59%。受惠於利率上升,來自無利息成本資金之收益增加11個基點,為0.18%。

淨服務費收入下跌港幣15.08億元,即23%,為港幣50.69億元,主要由於投資氣氛低迷,加上香港受到第五波新冠疫情影響,令集團部分分行需於2022年上半年暫停營業,財富管理產品的需求因此下降。投資者活動受全球股票市場波動以及不利的投資環境所抑制,導致來自零售投資基金的服務費收入下跌41%。隨着股票成交量下降,股票經紀及相關服務收入下跌30%。信用卡服務費收入下降3%,主要由於香港疫情持續,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令信用卡消費減少以及商戶銷售額下跌。新造企業貸款減少,令信貸融通服務費收入下降32%。進出口服務費收入下跌16%。保險業務服務費收入下降4%。此等不利因素部分被來自賬戶服務及匯款之服務費收入分別增加8%及4%所抵銷。

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金融工具收入/(虧損)淨額錄得虧損港幣4.29億元,而2021年則錄得收益港幣43.46億元。

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保險業務資產及負債收入/(虧損)淨額錄得虧損港幣20.49億元,而2021年則錄得收益港幣26.10億元。支持保險合約負債的金融資產之投資回報受到股市不利變動之影響。該等歸屬於保單持有人之投資回報,已於「已付保險索償及利益淨額及保單持有人負債變動」,或於其他營業收入/(虧損)項下的「長期保險業務之有效保單現值變動」作出相應抵銷。

淨交易收入及來自指定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金融工具收入淨額共減少港幣1.28億元,即7%,為港幣16.11億元,當中外匯掉期交易的收入增長,被人壽保險業務投資組合中股票掛鈎衍生工具產品的虧損以及債務證券交易收入減少所抵銷。

業務展望:
恒生銀行深明復甦並非必然,不確定性會繼續成為一項因素。在這種環境中經營,恒生銀行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及靈活性,並能迅速應對突然之轉變。

恒生銀行必須具備明確之策略及發展方向。於2022年,恒生銀行會善用跨業務之協同效益提升收入,以及增加來自非利息收入及數碼管道之貢獻,專注業務之增長,同時會把握策略客戶分層,以及大灣區帶來之新商機。

市場預計今年利率將會上調,中期而言,應可以稍為紓緩淨利息收益率及淨利息收入之壓力。於尋求貸款增長之同時,恒生銀行會繼續採取審慎之風險管理方針。創新乃必然之選擇,並會繼續成為恒生銀行之優先策略。恒生銀行會對員工作出投資,配備未來所需之新技能,協助彼等於恒生發展事業。

「超越一般銀行服務」乃未來大勢所趨,恒生銀行會透過金融科技,進一步將銀行服務無縫融合至普羅大眾之日常生活之中。將來,客戶毋需主動接觸恒生銀行,於有需要之時候,恒生銀行隨時隨地均可以提供協助。

恒生銀行已作好準備,為客戶提供無縫之支援,協助把握大灣區之新業務及投資機會。此方面亦有助進一步強化恒生銀行之業務,為長遠利潤增長作出貢獻。

關注及推動ESG議題仍然是恒生銀行之核心價值。恒生銀行會擴大綠色貸款以及可持續發展相關之投資產品,亦會提升恒生銀行營運之ESG表現。恒生銀行致力實踐於2030年或之前達致碳中和之目標,現時進度良好。

恒生銀行對社區作出投資,繼續支持香港之可持續及長遠發展。

最近香港疫情嚴峻,恒生銀行已宣佈推出「抗疫同恒」計劃,將捐贈港幣1,000萬元,購買快速測試套裝、口罩及其他用品,以援助長者及基層家庭,並同時設立抗疫及情緒支援熱線。恒生銀行員工亦會義務參與,協助聯繫有需要人士,尤其為長者,發揮關愛社區之精神。

最後,衷心感謝及表揚所有同事之奉獻及毅力。在艱難環境中為客戶提供無間斷服務,需要卓越之團隊精神及長時間工作。各同事之努力,令恒生銀行於上月連續第22年獲《財資》雜誌評選為「香港最佳本地銀行」。致力追求卓越,以及不斷取得成功,已經植根於恒生之DNA之中,無論現在或將來,將會繼續成為恒生銀行品牌背後之推動力。
資料來源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更新日期: 2024/04/11

*資料最少延遲十五分鐘

資料由AASTOCKS提供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本網頁的資料由阿斯達克網絡信息有限公司提供(「資料」)並只供參考用途。華僑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擔保或聲明任何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不論是明示或默示),亦不會就因為或有關資料的任何錯誤、遺漏、不正確或就使用及/或倚靠任何資料而招致任何人或使任何人蒙受之任何不論是直接、間接或連帶的損失或損害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