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括 公司資料 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財務比率 現金流量表 盈利摘要 派息記錄
股票編號 
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00152
公司概括
集團主席李海濤
發行股本(股)2,410M
面值幣種港元
股票面值1
公司業務集團是一家以物流、收費公路、港口及大環保為主業的企業。集團通過投資併購、重組與整合,重點介入「水陸空鐵」四大領域(主要為:內河碼頭、城市綜合物流園、機場航空貨站和鐵路樞紐貨站)及收費公路等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經營,在此基礎上向客戶提供倉儲智能化和冷鏈倉配運一體化等物流增值服務,業務領域拓展至「物流+商貿」等產業相關土地綜合開發、大環保產業投資與運營等細分市場。

全年業績:
於本年度,集團實現收入港幣 166.80 億元較去年輕微下跌,

於本年度,集團的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下跌 11%至港幣 35.63 億元,

業務回顧
二零二一年是集團「十四五」發展戰略的開局之年,新冠疫情對集團經營活動的影響仍然存在,集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以新一期戰略目標為導向,聚焦主業,發展以物流、收費公路、港口、大環保為核心業務的四輪驅動產業格局,加大優質項目的拓展與併購力度,多措並舉提升生產效率,主動挖潛增效,核心業務有序推進。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年度」),主要核心業務呈穩健上升態勢,核心業務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上升47%至港幣27.04億元。

物流業務方面,於本年度,物流業務的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 29%至港幣 23.68億元。主要是去年同期因疫情爆發及採取了免租政策等因素,物流業務受到較大的影響,而進入二零二一年,市場對物流設施需求持續復甦,物流業務收入已大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此外,隨著集團綜合物流港園區新運營面積的逐年遞增,規模效應日益顯現及受惠於本年度成功將南昌綜合物流港項目置入基金,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增長 199%至港幣 5.07 億元。

近年來,集團堅持有序推進物流項目的建設及投入運營,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優勢。於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集團在全國共 37 個物流節點城市實現佈局,投入運營的項目增加至 30 個,總運營面積較去年同期增加 71 萬平方米達 332 萬平方米。

集團持有約 52%的附屬公司深圳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速」)統籌經營收費公路及大環保業務。隨著國內宏觀經濟復蘇並進入平穩,集團經營和投資的收費公路營運表現於本年度已基本恢復正常,各收費公路項目的車流量及路費收入同比均錄得較大幅度增長,同時,大環保業務亦正有序拓展。於本年度,深圳高速實現收入約港幣 118.93 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9%;集團應佔深圳高速盈利較去年同期上升 77%至港幣 16.58 億元。

港口業務方面,於本年度,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的收入及股東應佔盈利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 92%及 19%至港幣 27.12 億元及港幣 1.08 億元,主要受惠於有效開拓新客源及維護現有客戶,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及模式創新,做大外貿市場份額,帶動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收益提升。

於本年度,集團實現收入港幣 166.80 億元較去年輕微下跌,主要原因在於物流園轉型升級業務中梅林關項目交付進度影響。二零二零年,梅林關項目二期「和雅軒」住宅單位全部售罄並交付買家,並確認收入港幣 46.97 億元,而本年度僅確認二期住宅裝修收入。目前,前海首期辦公及商業項目尚處於前期招商和運營期,招商情況符合預期,預計二零二二年可為集團帶來收益。

為降低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帶來的潛在經營風險,並進一步集中資源拓展核心業務,提高核心資產營運質量和效益,於本年度,集團以約人民幣 27.88億元的對價出售持有梅林關項目地塊的項目公司 35.7%的股權,通過此舉提前釋放梅林關項目剩餘項目收益,集團錄得稅前盈利約港幣 47.71 億元並帶來股東應佔盈利約港幣 28.52 億。

於本年度,集團的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下跌 11%至港幣 35.63 億元,主要由於集團持有 49%權益的聯營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深圳航空」)受全球疫情反覆,航空客運需求仍較疫情前銳減,加上航油價格持續上升及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二零二一年錄得淨虧損約人民幣 33.44 億元(相等於港幣 40.43 億元)。集團應佔深圳航空虧損約港幣 19.93 億元(二零二零年:虧損港幣 11.79 億元)。

二零二一年,集團進一步明確聚焦物流主業發展,提速業務拓展,積極構建「水陸空鐵+智冷」全景物流生態,形成集團物流主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目標。於本年度,集團完成了首個物流園資產包的收購,獲取了位於上海、天津及重慶三個核心節點城市的物流高標倉(土地面積合計約 29.7 萬平方米及建築面積約 24.6 萬平方米),加速實現集團「一城多園」的戰略佈局,擴大了資產規模,提升了市場地位。同時,隨著國內基礎設施類公募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試點項目的成功發行,資產證券化的實現路徑更加明朗,該類項目未來亦可作為集團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項目儲備,豐富集團「投建融管」商業模式。與此同時,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物流資源獲取方面,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優勢。於本年度,集團成功投得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項目地塊,項目建築面積約 12 萬平方米,將打造為國際領先的數位化、智慧化、綠色化的保稅投資運營綜合體;同時成功收購位於深圳市坪山區的產業園項目,項目佔地面積約 12 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將超過 40 萬平方米,將打造為高端製造業與物流業深度融合的示範基地。該等項目將為集團未來發展累積長效優質資產,並擴大集團的物流運營規模及網絡覆蓋範圍,切合集團之業務發展策略及規劃。

集團在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土地獲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於二零二二年二月及三月,集團成功競得分別位於佛山市南海區及順德區的倉儲建設用地,預計兩個項目的計容建築面積合共超 70 萬平方米。集團將持續推動佛山、肇慶、珠海、中山等地項目用地獲取,持續做大、做優集團在大灣區的資產規模。

於二零二二年二月,集團以增資方式引入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萬科」)作為深國際前海商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前海商業公司」)的戰略投資者,深圳萬科以人民幣 9.15 億元注資前海商業公司(「增資事項」)。增資事項完成後,深圳萬科持有前海商業公司 28%股權。增資事項有利於集團降低因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所帶來的潛在經營風險,提前鎖定項目地塊的價值及利潤,亦有利於優化集團的資源配置。基於以上原因,集團擬進一步減持前海商業公司股權並於二零二二年三月三日通過在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公開掛牌,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掛牌底價不低於人民幣 14.8 億元(「潛在增資」)。潛在增資如能落實,新戰略投資者將擁有前海商業公司約 30.6%的權益,而集團在前海商業公司的股權將攤薄至 50%。若潛在增資及其項下擬進行的交易構成本公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十四章的須予公佈的交易,本公司將遵守適用的上市規則於適當時候另行刊發公告。

於本年度,深圳高速與本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投控」)之全資附屬公司簽訂買賣協議,以不超過港幣 104.79 億元的總代價收購深圳投控國際資本控股基建有限公司(「深投控基建」)100%的股權並間接持有深圳投控灣區發展有限公司(其股份於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00737))(「灣區發展」)71.83%的股權,交易已於二零二二年一月十一日完成交割。集團通過成功收購灣區發展,獲得了位於大灣區核心區域的廣深高速和西線高速兩個優質成熟路產權益和廣深高速改擴建重大項目,進一步鞏固集團於收費公路的投資、建設及營運方面的核心優勢及於收費公路行業的區域市場份額、未來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為實現可持續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業務展望:
展望二零二二年,隨著新冠疫苗進一步普及、各國財政貨幣政策的持續發力,世界經濟復蘇趨勢有望延續,直接推動物流基礎設施需求。但與此同時,全球通脹、供應鏈短缺等問題短期內難以完全解決,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令風險持續增加,經濟復蘇仍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挑戰嚴峻。儘管如此,二零二二年中國政府強調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增長成為宏觀政策的重心,而國家相關扶持物流業產業的政策也為物流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空間。隨著國內的基建、製造業和消費等領域的不同程度的復蘇,驅動中國經濟上行的力量有望增強;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城鎮化率的持續增長、核心城市群的發展為高標倉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此外,實物商品網路零售和快遞業務量的持續高速增長、社區團購的崛起及無接觸配送的需求為智能倉庫、冷鏈物流、實時物流及城際運配帶來發展契機。集團將在這一輪結構性增長中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物流基礎設施,為集團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縱然未來經營環境複雜多變,集團管理層堅信挑戰與機遇並存。集團將立足於城市配套基礎設施服務的傳統優勢,緊緊圍繞物流、港口、收費公路、大環保四大核心業務,依託公路物流主業的豐沛現金流,加快投資併購,擴大產業規模,積極培育智慧倉、冷鏈及環保業務;同時,集團仍將保持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敏感度,定期評估集團發展戰略和風險控制體系,以確保集團實現持續穩健發展。

全面落實「投建管轉」及「投建融管」商業發展模式,實現物流主業規模與效益雙提升
二零二一年,集團順利轉讓梅林關項目,實現頗豐的投資收益。二零二二年,集團將繼續探索「投建管轉」的大商業閉環,抓緊城市發展更新的機遇。集團在全力推進前海項目開發的同時,將順應城市化發展進程,積極抓緊處於各中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傳統物流園區的項目發展機遇,實現相關資產價值最大化,特別是全力推進旗下深圳華南物流園的轉型升級,啟動龍華南片區空間統籌規劃——華南物流園位於深圳市龍華區的核心區域,佔地面積約58萬平方米,為集團佔地面積最大的單體物流園,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如能順利轉型,預期將為集團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近年來,隨著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勵資產證券化的配套政策,未來以物流園區、高速公路為代表的物流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產品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集團將多渠道打造「投建融管」小商業閉環,一方面加快資產證券化進程,以公募REITs為主、私募基金為輔、靈活配置類REITs基金的方式,打造「退出基金群」,繼續推動將合肥等綜合物流港項目置入基金,同時把握發行中國針對基礎設施的公募REITs的機會,通過基金化運作引導資本力量,盤活物流園區資產,提前實現土地增值收益;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各類物流產業基金的投資與設立,撬動社會資本,以較少的資金投入,佈局物流產業鏈上下游生態,進一步擴大全國版圖,發揮規模效應,多措並舉加速可持續滾動發展。二零二二年,集團將設立專門平台,對集團基金群進行統一管理,同時發展「物流地產基金」和「物流產業鏈投資基金」,實現產業與資本的良性循環、滾動發展。

通過「投建管轉」及「投建融管」雙閉環的商業發展模式,集團將提前實現收益,優化資本結構,進一步獲取物流資源,積累長效優質資產,實現物流主業快速發展的目標。

構建「水陸空鐵+智冷」全景物流生態,推動業務協同發展
二零二二年,集團按「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發力構建「水陸空鐵+智冷」的全物流應用場景——在覆蓋陸路物流園、內河碼頭、航空貨站和鐵路貨站業務的同時,一方面培養智慧倉運營和集成規劃能力,向成為智慧倉儲運營商邁進;另一方面將利用既有物流園區網絡優勢推進冷鏈物流業務,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

陸路物流園的發展是集團「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的重中之重。集團將繼續圍繞「一帶一路」、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機遇,深耕物流基礎設施領域及相關產業,繼續以新建、併購「雙管齊下」的方式拓展綜合物流港項目全國網絡的佈局。集團將持續加大在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海南自貿港等具有區位優勢的核心地區拓展力度,繼續推進物流關鍵節點城市「一城多園」戰略,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同時,集團將繼續鞏固已投入運營的物流園的市場地位,積極推動園區智能化改造,持續提升招商運營及綜合服務能力。此外,集團將加快推進深圳市物流場站、龍華黎光項目、平湖南項目以及鹽綜保項目、坪山項目等深圳地區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充分利用深圳的產業優勢打造新型數字物流港,進一步提高深圳及周邊城市優質物流資產的佈局密度,並推動與深圳機場物流樞紐等航空貨站項目的聯動,形成「公-鐵-空」物流網絡佈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集團亦在積極拓展香港項目發展機會,在香港北部都會區的優質發展圈中尋找符合集團戰略定位的現代物流項目,謀求與集團深圳區域的諸多項目形成聯動發展。未來,集團還將充分發揮「投建管轉」及「投建融管」大小商業閉環的優勢,深度挖掘陸上物流園區的發展潛力,提升整體運營規模,提高核心運營能力。

集團亦在進一步落實港口聯網行動。集團將依託南京西壩中心港,持續加大港口聯網佈局及優質港口項目的拓展工作,加快靖江港項目、沈丘港項目等工程進度,挖掘優質岸資源,形成「1+N」多點佈局的港口網絡體系,並擬在發展至一定規模後分拆上市,以實現行業地位的躍升。同時,通過5G流動通訊技術、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實現港口遠程無人操控、堆場大棚光伏發電等場景應用,提高作業效率,推動傳統港口向綠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現代化港口轉型升級。

在航空貨站和鐵路貨站的拓展方面,集團將加大「央地合作」力度,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集團通過投資平湖南項目、入股國貨航、中通服、中外運等項目,已經在城市配套基礎設施上與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央企業建立了堅實的合作基礎,相關業務涵蓋物流園開發、航空貨運、中歐∕中老班列鐵路運輸等領域,充分發揮了各方的資源優勢,產生了業務協同效應。二零二二年,集團將與中央企業開展更廣泛的合作,爭取在航空貨站、鐵路貨站等投資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實現各方互利共贏。

智慧物流、冷鏈物流業務將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二零二二年,集團將加強統籌規劃,在自有倉儲設施網絡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智慧物流、冷鏈物流業務的拓展力度,一方面持續培養智慧倉運營和集成規劃能力,尋找行業頭部企業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利用既有物流網絡優勢推進冷鏈物流業務加速發展,為集團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充足動能。

二零二二年,集團將持續整固和提升公路產業優勢、全面提升收費公路精細化運營水平,加強新開通深圳外環項目二期的營運整合,全面開展灣區發展的後續工作,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持續鞏固提升核心區域競爭優勢和協同效應,提高整體運營表現。

大環保業務方面,固廢資源化治理和清潔能源產業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面臨重大市場機遇。集團將繼續深耕相關細分領域,把握行業發展機遇,通過投資新建「雙管齊下」的方式提升集團在有機垃圾項目的處理能力及固廢項目處置規模,提高市場佔用率和影響力。同時,集團將進一步抓住國家「碳中和,碳達峰」戰略的市場機遇,加大風電、光伏項目的開發與併購,積極拓展新能源產業鏈項目,實現現有業務與集團其他資源的整合,積極推動產融協同發展,促進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集團將緊抓國家雙循環格局、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等重大戰略機遇,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回報,向千億級一流產業集團邁進。
資料來源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更新日期: 2024/05/16

*資料最少延遲十五分鐘

資料由AASTOCKS提供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本網頁的資料由阿斯達克網絡信息有限公司提供(「資料」)並只供參考用途。華僑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擔保或聲明任何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不論是明示或默示),亦不會就因為或有關資料的任何錯誤、遺漏、不正確或就使用及/或倚靠任何資料而招致任何人或使任何人蒙受之任何不論是直接、間接或連帶的損失或損害負責。